3月27日下午,“苏教名家”培养工程(第四期)小幼管理组2025年第1次集中研修活动在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举行。此次研修围绕“生态·沉浸·重构——小学学校文化的创新设计与可持续育人实践”主题展开研讨,“苏教名家”第四期培养对象以及南京江北新区各小学校长、部分幼儿园园长一同参与。
探索育人方式变革
南京江北新区提出三个“突破”
活动第一阶段由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副处职干部、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何俊主持。
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副书记周桂松进行致辞。周桂松表示,江北新区将持续深化与“苏教名家”团队的合作,推动新区小幼教育实现三个新突破:一是在科学衔接上突破,建立小幼双向互动机制,破解陡坡效应;二是在课程共建上突破,开发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融合课程;三是在资源共享上突破,搭建教师研训、家校社协同示范平台。
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潘东标在讲话中提出“苏教名家”应当具备政治灵魂、宏大格局、鲜明品格和强大动力。潘东标表示,教育家因思想而伟大,要用知识分子的风骨、好老师的风度和儿童为本位的风格,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。此次管理对象的培养是围绕“小学学校文化的创新设计与可持续育人实践”展开,实际是探求场景视域下育人方式的变革。
“童创谷”里的育人实践
共享育人智慧,培养时代新人
“苏教名家”第四期培养对象、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书记、校长胡红以《“童创谷”学校文化设计和育人实践》为题进行教育主张汇报。围绕精神、物型、管理、课程、课堂五维文化体系,胡红详细介绍了南工大实小的具体育人实践。
据悉,建校以来,南工大实小(又名“童创谷”)以“童·创”为核心,把“心有根、创无限、行有度”的理念贯穿于学校文化的方方面面。以“童·创”为核心的教育哲思、以“乐享”为蓝图的生机涵育、以“有度”为准则的知行淬炼、以“蜂巢”为体系的新思萌发、以“自主”为引擎的智慧生长,学校从五个维度积极构建“童创谷”学校文化体系,实现了和谐教育生态。南工大实小丰富的探索与实践为诸多学校提供了有益参考。“希望我们以持续迭代的文化创新,为新区乃至江苏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兼具温度与前瞻性的解决方案。”胡红表示。
一个好的办学主张,校长何为?
这场专家讲座引发思考
活动第二阶段由第四期“苏教名家”培育对象、如皋市实验小学校长章小英主持。
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、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,江苏教育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季春梅以《从理念到行动:校长办学思想的提炼与学校变革实践》为题开展专题讲座。“关于‘校长办学主张’,您想到的第一关联的关键词是什么?”讲座中,季教授时不时抛出问题,引发在场校长们的认真思考和激烈探讨。季教授表示,“一个好的办学主张要做到共性和个性、高度和深度、历史和未来三个方面的统一。”
记者了解到,3月28日,“苏教名家”第四期培养对象还将围绕学校课程方案、教学成果、办学思想、新建校文化畅想、主题工作坊实践等内容展开交流探讨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,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吴康宁等9位“苏教名家”第四期培养对象小幼管理组导师专家将进行点评与指导。
据悉,“苏教名家”培养工程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,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富有江苏特质、江苏风格、江苏气象的教育名家,着力打造江苏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的人才高峰,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在推进教育现代化、办人民满意教育中的重要作用。
通讯员 陈曦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见习记者 顾茜敏
校对 胡妍璐